首页 > 品牌 > 正文

潮汕功夫茶的历史是什么?

2023-11-12 03:40:57 | 168排行

168排行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潮汕功夫茶的历史是什么?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潮汕功夫茶的历史是什么?

潮汕功夫茶的茶文化

茶文化

潮州茶文化是岭市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工夫茶”为著称。“功夫”,本为茶名(一种中等茶),后演化为烹茶方法。《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称:“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工夫茶为最。”

潮州工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汕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工夫茶,在当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会友。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且还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工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儒雅人家的工夫茶特讲究,有茶童(戏称“风炉县长”)专侍,挑担、入山、浮水,临清溪而烹茶,观山水而论道,赋诗辞而抒情,别有一番情趣。工夫茶乃文人骚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故在许多诗文中均言及工夫茶

特点

潮州工夫茶,以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与以茶寄情为特点。据翁辉东《潮州茶经》称:“工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之烹制法。”工夫茶一般不用红茶和绿茶,而用半发酵的乌龙、奇种与铁观音,不必要上等茶,茶叶远没有茶具讲究。工夫茶的茶具,往往是“一式多件”,一套茶具有茶壶。茶盘、茶杯、茶垫、茶罐、水瓶、龙缸、水钵、红泥火炉、砂姚、茶担、羽扇等,一般以12件为常见,如12件皆为精品,则称“十二宝”,如其中有8件为精品,或4件为精品,则称“八宝”或“四宝”。

茶具讲究名产地、名厂家出品,精细、小巧,质量上乘,俨然一套工艺品,体现潮潮州茶文化中的高品味的价值取向。功夫茶的茶壶,多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要求“小浅齐老”,茶壶“宜小”,“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烫”,“独自斟酌,愈小愈佳”;茶杯也宜小宜浅,犹如半只乒乓球,色白如玉,杯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

工夫茶之功夫,全在茶之烹法,虽有好的茶叶、茶具,而不善冲,也全功尽废。潮汕工夫茶的烹法,有所谓“十法”,即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也有人把烹制功夫茶的具体程序概括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或称“八步法”。

治器——冲茶前的准备工作,从起火到烧开水,冲烫茶具;

纳茶——将茶叶分粗细后,分别把茶叶装入茶壶,粗者置于底、中者置于中、细者置于上,茶叶不可装得太满,仅七八成即可;

候茶——讲究煮水,以“蟹眼水”为度,如苏东坡所说,“蟹眼已过鱼眼生”,初沸的水冲茶最好;

冲点——讲究“高冲”、开水从茶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以防“冲破茶胆”,茶叶冲散,茶沫溢出,可能把茶冲坏;

刮沫——冲茶时溢出的白色茶沫,先用茶壶盖刮去,然后把茶壶盖好;

淋罐——茶壶盖好后,即用开水冲淋壶盖,既可冲去溢出的茶沫,又可在壶外加热;

烫杯——在筛茶前,先烫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温,茶不易凉,也能使茶生香;

筛茶——讲究“低筛”,这是潮州工夫茶的特有筛茶方法,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然后如“关公巡城”般地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地筛洒在各个杯中,不能一次注满一杯,以示“一视同仁”,但一壶茶却必须循环筛酒以至于尽,即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潮州工夫茶,不同于一般的喝茶,二者之异首先在于非同一般喝茶那样,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与其说为解渴,不如说在品味茶之香,在以茶叙情;其次,潮州工夫茶特别地讲究食茶的礼节,待茶冲完,主客总是谦让一番,然后请长者、贵宾先尝,杯沿接唇,茶面迎鼻,闻茶之香,一啜而尽。工夫茶这一套礼仪正是中国传统的“茶道”。

茶礼

潮汕工夫茶不但品茶工夫独树一帜的,而且因历史悠久而产生了许多有趣的习俗,在潮汕各市县中品茶的礼俗大同小异。潮汕人请人喝茶时按照工夫茶的规矩,主人必须自己亲自冲茶,茶要酽像酱油一样,以示对客人的尊重,所以喝茶间,如遇又来了尊贵的客人,就得撤换茶叶重新冲茶表示欢迎,否则认为“慢客”,待之不恭。第一巡茶的第一杯,要请在座的长辈或声望地位高的人先喝,即“先尊后卑、先老后幼”,此外,还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除了论资历排辈,按步就方外,还得先敬客人和来宾,然后向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潮语“柜”与“县”同音,冲茶者,便被戏称为“风炉县长”)才可饮喝,否则就是对客人的不敬,叫“蛮主欺客”或“待人不恭”。如若人多,使用多杯的大罐时,喝茶的人则要顺手端自己前面的一杯。最后一个人才能端中间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在旁边茶杯未有人端起之前,就先拿了中间一杯,不但会被认为对主人的不敬,也是对在座客人的不尊重,这就有失礼仪了。如若人多杯少,则你喝一杯以后,就要谦让座上的人都喝了,才能喝第二杯,真可谓“谦谦君子饮者风”了。客人喝茶时,不能用杯脚擦茶池,喝完茶,茶杯要轻放不出声,否则被视为不尊重主人,是“强宾压主”有意挑衅。

茶与生活 168排行

潮汕工夫茶,在潮汕地区深受人们喜爱,不少人早上起来就泡上一壶茶,倦意顿时一扫而光,只觉得神清气爽。潮汕人喜欢以茶会友,在细品慢酌、谈笑风生中,人们互通信息、加深了感情。品茶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解渴的目的,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六合家宴的江经理介绍说,潮汕人把茶叫做“茶米”,茶在潮汕人心目中就像米一样,足以看到潮汕人嗜茶如命,茶与米的不可分了。

到城中的高档潮菜馆吃饭,席间总是穿插上工夫茶。在你吃完海鲜鱼肉的时候,喝一杯可以消除腥味;在你吃着一碗甜品有点腻的时候,喝一杯可以去腻开胃。在你酒足饭饱觉得有点撑的时候,喝一杯解乏消滞。功夫茶与潮菜,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共同造就了潮汕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人说吃潮菜不喝工夫茶,总是感觉不太正宗。

工夫茶分福建、潮汕、台湾三个派系,福建喝铁观音比较多,潮汕喝大红袍、单枞茶比较多,台湾则喝冻顶乌龙比较多。但是从冲泡方法上来说,三者是共通共融的。

工夫茶之理

工夫茶之隆情,使其茶艺超凡而 “入俗”。工夫茶的雅趣,让品茶者难得清闲,乐于赋闲。工夫茶的厚韵,蕴含国人苦尽甘来的生活观念,而工夫茶的义理,则明白无误地透示着传统思想文化中 "天人合一"的哲学追求。 喝茶,本是一件平常的生活琐事。但毕竟与一日三餐皆须填饱肚子的吃饭相比,有再高一层的功能需求。而这种基于解决了温饱需求的高层次生理需求通常也演化出更高一层的精神追求。所以,当喝茶并非为了止渴、喝茶并非为了消食去腻时,便是品茶。品茶要有经验,要有学识,要有修养。品茶要有感觉,要有顿悟,要有心机。当品茶成为时尚,成为艺术,成为文化之后,茶道便是一种积淀着民族生活意识.民族伦理观念、民族精神追求的生活美学了。工夫茶的确不亚于一门高深的学问。如果你懂得 "天人合一"的义理,工夫茶圣殿之门便打开着恭迎你入室了。

正名

“工夫茶”与“功夫茶”混称的情况,时下十分流行。其实,“工夫茶”不能称“功夫茶”。故特为之作文正名。

  • “工”、“功”有别

  • 工,《说文解字》去:“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徐锴注曰:“为巧必遵规矩、法度,然后为工。”段玉裁注曰:“凡善其事曰工。” 功,《说文解字》去:“功,以劳定国也,”《尔雅》云:“绩、勋:功也。” 上述引文,说明了“工”、“功”的原始意义,区别一目了然,不可混用,如《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句,“工”绝不能代之以“功”.

  • 2.“工夫”、“功夫”有别

  • “工夫”、“功夫”虽不乏通用实例,但其区别仍然存在。混用必致概念不清晰。

    宋明理学家将“工夫”作为哲学范畴来使用,如《朱子语类.卷六九》去:“谨信存诚是里面工夫,无迹。”朱熹尚有“穷理工夫”、“涵养工夫”说。王阳明《答友人问》云:“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着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黄绾《明道篇.卷一》去:“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钱德洪《论学书》去:“见在工夫,…….....此即行著司察、实地格物之功也”(请注意黄、钱话中“工”、“功”联用的差别)。可见“工夫”范畴是对主体整个现实活动的哲学概括,显示更深家积功累行,涵蓄存养心性之修养工夫。此类“工夫”,绝不能代之以“功夫”。

    以表现武打为主的故事片称为“功夫片”。此处的“功夫”特指武术,绝不可代之以“工夫”。

  • 3.“工夫茶”、“功夫茶”有别

  • 专指品饮之“工夫茶”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其后寄泉《蝶阶外史》、徐珂《清稗类钞》等文献资料,多称“工夫茶”。 清中期以后,“工夫茶”作为型种遗存,流行于潮州及其周边地区。而潮汕地区的传统叫法是“工夫茶”。按潮汕话声韵分部,“工”属“江”韵,“功”属忠韵。

    地方标准

    《潮汕工夫茶》

    由广东省质监局发布的广东省地方标准《潮汕工夫茶》从今日起正式实施,这也是内地首部工夫茶标准。

    “潮汕人都喝工夫茶,但不是都懂工夫茶。”《潮汕工夫茶》标准起草人、汕头市茶文化协会名誉会长郑文铿说,尽管工夫茶已经普及并已经走出了潮汕,但工夫茶文化的普及还不够。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是潮汕人对于工夫茶冲泡约定俗成的民间总结,如今首次明文写进了这部标准。这部标准列入了4件茶具和10道冲泡程式。而如果在冲泡潮汕工夫茶时还要摆上一个“公道杯”——这部标准会告诉你,地道的潮汕工夫茶冲泡是不需要这一茶具的。

    ■ 标准:茶具只有茶中四宝

    2009年6月中旬,省委省政府粤东工作会议在汕头召开。会后,广东省质监局建议建立潮汕工夫茶地方标准,把工夫茶作为地方品牌带动发展地方经济。这,也是《潮汕工夫茶》标准的由来背景。很快,由汕头市质监局、旅游局提出,汕头市茶文化协会牵头起草,协会名誉会长郑文铿成为了标准起草人。

    “他(郑文铿)是这个标准最合适的起草人,我们大家叫他‘茶圣’。”汕头市茶文化协会副会长郑楚辉说。

    尽管潮汕地区家家喝工夫茶,虽然成为了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可在郑文铿看来已有200年历史的潮汕工夫茶文化还远远没有普及。“一般百姓喝茶不谈茶,老百姓喝工夫茶还大多停留在解渴、交往、休闲的层次上。”郑文铿说。

    这是一个地方标准,也是内地第一个工夫茶标准。郑文铿说,起草时参考了历史资料、民间约定俗成的冲泡技法总结以及国家相关茶艺师培训教材。

    传统潮汕工夫茶茶具之多,足有18件套。而考虑到实用性,这一标准的“茶具”只针对“茶中四宝”制订。“茶中四宝”也即茶壶、茶杯、茶锅、茶炉,是煮水和冲泡的四件必不可少的茶具。郑文铿认为,把“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一民间艺术概括作为冲泡标准写进了《潮汕工夫茶》,是这一地方标准的一大亮点。

    “国内很多茶艺也在引用,但其实‘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是潮汕人民对于工夫茶冲泡的归纳,写进标准,是一种保护。”郑文铿说。

    ■ 起草人: 标准将工夫茶冲泡程式分为10节

    起草人郑文铿说,除先进性和实用性外,统一性和规范性都是起草原则。

    那也意味着,这个标准必须能够解答什么是地道的潮汕工夫茶。“现在潮汕人的茶桌上,常摆一个公道杯。客人坐下来,冲茶时先把茶汤倒到公道杯里,再分到茶杯中。”郑文铿说,这其实不是潮汕工夫茶的茶具,而是台湾茶道的茶具。“用公道杯,看似茶汤均匀,但影响了茶汤的温度。”

    郑文铿说,不仅潮汕工夫茶茶具受到其他茶道的影响,本土对于冲泡的民间总结也莫衷一是。例如民间冲茶时,有所谓“四点金”、“五点梅”的总结,也就是说在倾倒沸水到茶壶或者盖碗中时,分四个或者五个点来倾注。“但这其实都是不对的。”在这部标准中,“冲点”环节就写明倒水时“切忌直冲壶心,以免造成涩滞”。

    而记者留意到,这部标准里,潮汕工夫茶冲泡程式从放置茶具、茶叶到煮水、冲点、刮沫、淋罐、烫杯、低洒直到“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共分为10节。每一步骤,都有详细的操作说明。

    汕头首批“非遗”项目汕头工夫茶艺传承人郑惠丰则说,标准的制订对于潮汕工夫茶文化的推广是会有很大帮助的。之前的工夫茶茶艺传承教学,也只是通过口传,主要靠学习者自己领悟,没有规范的标准。

    ■ 争议:有标准还是“工夫”吗?

    标准虽已发布实施,但在有些人看来,潮汕工夫茶茶艺,特别是冲泡是靠琢磨的,不应有标准。 “工夫茶都有标准了,那还要‘工夫’作甚?”郑文铿表示:“茶叶制作流程同样也有标准,可为什么有人能做出好茶,有的人不能?”他解释说,同样的一泡单枞茶,不同的人来冲泡,出来的茶汤味道是不一样的。

    工夫茶的“工”字,潮汕话的意思包括了“用心、细致、周到、本领”等。郑文铿强调说,真正的潮汕工夫茶“工夫在话外”。

潮汕功夫茶的历史是什么?

潮汕功夫茶的历史是什么?

潮州工夫茶历史悠久,中国茶文化盛行于唐朝,而潮州工夫茶则盛行于宋朝,贵族茶就是源于潮州工夫茶,已有千年历史。

品茶早已成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潮汕的工夫茶最负盛名,蜚声四海,被尊称为“中国茶道”。潮藉大文学家秦牧称 “潮州工夫茶,堪称中国茶道代表”。潮州工夫茶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

功夫茶的特点

潮州工夫茶,在当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会友。在粤东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

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且还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工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儒雅人家的工夫茶特讲究,有茶童(戏称“风炉县长”)专侍,挑担、入山、浮水,临清溪而烹茶,观山水而论道,赋诗辞而抒情,别有一番情趣。工夫茶乃文人骚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故在许多诗文中均言及工夫茶。

潮汕功夫茶的历史是什么?

为什么潮汕人喝茶冲茶者有“冲茶县长”之说?

168排行(https://www.168jianka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什么潮汕人喝茶冲茶者有“冲茶县长”之说?的相关内容。

潮汕工夫茶不但品茶工夫独树一帜的,而且因历史悠久而产生了许多有趣的习俗,在潮汕各市县中品茶的礼俗大同小异。潮汕人请人喝茶时按照工夫茶的规矩,主人必须自己亲自冲茶,茶要酽像酱油一样,以示对客人的尊重,所以喝茶间,如遇又来了尊贵的客人,就得撤换茶叶重新冲茶表示欢迎,否则认为“慢客”,待之不恭。第一巡茶的第一杯,要请在座的长辈或声望地位高的人先喝,即“先尊后卑、先老后幼”,此外,还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除了论资历排辈,按步就方外,还得先敬客人和来宾,然后向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潮语“柜”与“县”同音,冲茶者,便被戏称为“风炉县长”)才可饮喝,否则就是对客人的不敬,叫“蛮主欺客”或“待人不恭”。如若人多,使用多杯的大罐时,喝茶的人则要顺手端自己前面的一杯。最后一个人才能端中间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在旁边茶杯未有人端起之前,就先拿了中间一杯,不但会被认为对主人的不敬,也是对在座客人的不尊重,这就有失礼仪了。如若人多杯少,则你喝一杯以后,就要谦让座上的人都喝了,才能喝第二杯,真可谓“谦谦君子饮者风”了。客人喝茶时,不能用杯脚擦茶池,喝完茶,茶杯要轻放不出声,否则被视为不尊重主人,是“强宾压主”有意挑衅。
在举杯前,主客都要做一谦让手势,喊一个“食”字(潮语“食”通“饮”)或连喊“食食”、“食食”。有句潮汕俗语“隔壁戽菜羹”就是源于此,说的是以前,潮汕农村聚友喝工夫茶之风尚未普及,某地甲乙两农户,家住一墙之隔,因有仇隙、互不往来,但又互不服气。甲经常请亲友饮工夫茶,“请哇,食哇,勿客气哇!”的叫攘声和瓷器的碰击声,不时传到隔壁,夜半不休。乙户眼红地对老婆说:“隔壁家人并不比俺富,为什么有那么多酒菜请人?”他老婆说:“可能只是戽食(搞吃)菜羹而已。”次日,乙户便煮了一大堆番薯和青菜请大家来吃,但客人一下子吃饱了,而隔壁的杯罐声、请食声仍不绝于耳,响彻深夜。乙妻叹服说:“隔壁戽菜羹真有办法呀!”因此便有了“隔壁戽菜羹”这句俗语流传至今,用以嘲笑那些不了解对方情况,也盲目跟着做而出丑的人。
工夫茶讲究色香味,而为了突出其“香”,品工夫茶有一个特点就是要趁热,斟好即喝,因此,潮汕有“君子端(潮语读康5),拼命啜(潮语读鲁4)”的俗语,即端茶杯因汤热必须平稳,饮茶时需趁热闻香,只好拼命啜,不怕烫了,因为茶汤温度一降则精华易散,由此也衍生了另外一句 “饮茶无三请(也称‘食茶无三声’)”或“饮茶无三拖(潮语读钗)”的潮汕俗语。指的是饮工夫茶要趁热,斟好即喝。传说有个傻女婿到岳家做客,家里人吩咐他“茶无三拖”即不能三次推辞,一定要饮下,否则是很不礼貌的。傻女婿谨记在心,对每杯茶总是推辞了两次就灌落喉咙,可以说是“杯杯落”、岳家的人以为其茶瘾过大,便一泡一泡的冲给他喝。他暗暗叫苦不迭,一见火炉上的开水锅的水开了,就低声叹气说:“呀咦呵,水又滚了。”结果闹了大笑话。这虽然是笑话,但如果饮茶已三请,必然需过一段时间,茶汤也就已不热了。因此,冲茶者会把杯中的已凉的茶倒掉,重新泡新的。但必须顺便指出的是,工夫茶由于过分讲究“香”,使茶汤过热,有容易烫伤身体的毛病。因此有医学家建议此习俗还是改改为好。
“喝茶皱眉,表示嫌弃”,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暗下逐客令”,潮人虽然热情好客,每以茶待客,但是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过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等,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而抽身告辞,否则会自讨没趣。反之,如果是主人平时待客,茶汤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其意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因此还引申出另一句潮汕俗语“某人无茶色”,指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潮汕这些古朴的品茶风俗,了解一点,可免在一些场合失礼或闹出笑话。不过,潮汕人对外地的客人是不会计较这些礼俗的。

以上就是168排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潮汕功夫茶的历史是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8排行:www.168jianka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潮汕功夫茶的历史是什么?”相关推荐
解放碑的历史是什么?
解放碑的历史是什么?

解放碑标志性建筑物 解放碑标志性建筑物是人民解放纪念碑 。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商业步行街中心地带,是抗战胜利的精神象征,是中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 景区介绍: 解放碑步行街位于重庆市渝中区,1997年由重庆市渝中区政府投资,以解放碑(人民解放纪念碑)为中心将解放碑大十字地区(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的共2.24万平方米面积)改造成中国西部第一条商业步行街——

2024-09-16 20:53:06
功夫茶杯品牌排行榜 功夫茶具买什么品牌的好
功夫茶杯品牌排行榜 功夫茶具买什么品牌的好

怎么选功夫茶杯子 摘要:功夫茶具种类众多,功夫茶杯是主要的茶具之一,一般有三种,分别是品茗杯、闻香杯和公道杯,常说的功夫茶杯通常是品茗杯,好的品茗杯要求做到小、浅、白、薄。在选择功夫茶杯的时候,可以通过看杯口、杯底是否平滑来判断其质量好坏,并注意根据需要和喜好选择合适大小、造型的功夫茶杯。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怎么选功夫茶杯子吧。一、功夫茶杯分类有几种 很多人喜欢喝功夫茶,说起功夫茶就不能不说功

2023-08-11 07:51:00
功夫茶盘品牌排行榜 功夫茶什么茶具套装好
功夫茶盘品牌排行榜 功夫茶什么茶具套装好

黑檀茶盘的鉴别技巧黑檀茶盘的保养技巧和价格 都知道黑檀是一种珍贵的木材,用黑檀制作的木制品更是精品,喜欢喝茶的人对黑檀茶盘更是喜欢得不得了,可是如此稀有的黑檀茶盘免不了被作假,市场上作假的黑檀茶盘数不胜数,我们要如何挑选到正品的黑檀茶盘呢?相信大家对黑檀茶盘的日常保养,以及黑檀茶盘的市场价格也很关注,小编教大家几招鉴别黑檀茶盘的技巧以及保养技巧吧。 黑檀茶盘的鉴别技巧 1、纹理观

2023-10-07 21:38:41
功夫茶具品牌排行榜 功夫茶具怎么选功夫茶具的品牌有哪些
功夫茶具品牌排行榜 功夫茶具怎么选功夫茶具的品牌有哪些

功夫茶具怎么选功夫茶具的品牌有哪些 之前小编和大家讲过茶几的一些话题,那么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讲的就是功夫茶具。功夫茶具怎么选呢?以及功夫茶具的品牌有哪些?请仔细看下文。 一、功夫茶具怎么选 1、茶壶 潮人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的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购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齐,老。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

2023-10-07 21:52:28
功夫茶具怎么选功夫茶具的品牌有哪些
功夫茶具怎么选功夫茶具的品牌有哪些

功夫茶具怎么选功夫茶具的品牌有哪些 之前小编和大家讲过茶几的一些话题,那么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讲的就是功夫茶具。功夫茶具怎么选呢?以及功夫茶具的品牌有哪些?请仔细看下文。 一、功夫茶具怎么选 1、茶壶 潮人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的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购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齐,老。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

2023-11-05 12:42:20
功夫茶具什么牌子好
功夫茶具什么牌子好

功夫茶具什么牌子好 功夫茶具比较好的品牌是万仟堂。 万仟堂品牌是隶属于厦门万仟堂艺术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2007年在厦门始创,善用陶土诠释东方美学,籍以众多陶艺大师与能工巧匠代代相传。致力于还原陶艺产品实用形象,传承宋朝“四艺生活”,并在艺术与生活之间寻找合理的平衡。万仟堂旗下三大产品体系有茶器、茶叶、艺术品。 万仟堂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品牌运营商业模式,保证了其产品与品牌

2023-11-30 05:59:47
农夫山泉的历史经历了哪些关键阶段与变革
农夫山泉的历史经历了哪些关键阶段与变革

农夫山泉的历史经历了哪些关键阶段与变革 农夫山泉的品牌发展史大致可以分成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7-2000 1997年5月,农夫山泉问世,主攻上海、杭州两地市场。以有点甜为卖点,凭借其在保健品市场练就的实战经验和大量资金的支持,通过大范围、高密度的广告轰炸,杀入中国水市并迅速崛起,奠定了农夫山泉在水市场的高档、高质的形象。至7月底,农夫山泉已在上海大型超市包装饮用水单品销售额排行榜

2024-09-13 21:40:21
铁皮茶壶品牌排行榜 功夫茶具怎么选功夫茶具的品牌有哪些
铁皮茶壶品牌排行榜 功夫茶具怎么选功夫茶具的品牌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1、煮茶壶哪个品牌好2、茶壶品牌十大排行榜3、功夫茶具怎么选功夫茶具的品牌有哪些煮茶壶哪个品牌好 煮茶壶品牌好的有: 电热水壶排行榜1:九阳电热水壶 九阳是一家专门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是很多消费者喜爱的品牌,九阳电热水壶是全不锈钢机身,不仅在使用的时候更安全,而且还容易清洗,还有多重的安全保护设置,使用更放心,采用的是无缝内胆设计,不会藏污纳垢,干净又卫生。 电

2023-10-18 15:52:00